【比上火更可怕的荔枝中毒】
荔枝盛產的季節又到了,今天有患者朋友詢問減重能不能吃荔枝,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事情?
剛好讓我聯想到幾年前的報導,是關於印度的「Muzaffarpur荔枝中毒事件」。
▎Muzaffarpur荔枝中毒事件
印度的 Muzaffarpur 地區,是印度最大的 荔枝種植產地。
然而,大約從1995 年開始,每到荔枝盛產季節(6月份前後),在當地就會發生許多件兒童發病死亡的案件。
根據紀錄,這些發病的孩童大多是在半夜到清晨突然性發病。
症狀以急性的神經病變症狀為主,從抽搐、意識模糊、直到陷入昏迷。
其中約有30%-40%的患者死亡,當時因為發病原因不明,加上病發事件大量發生,讓當地的家長民眾十分恐懼。
▎荔枝中毒的真相
專家深入調查發現,這些發病的孩童都有一些生理特徵-「嚴重低血糖」,並且他們都在晚餐前的空腹時候進食了大量的荔枝。
而從他們的尿液檢查發現了兩種物質「次甘氨酸A(Hypoglycin)」與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(MCPG)」。
這兩種物質的檢出,與過去同樣曾被報導的「牙買加嘔吐病」十分類似。
當時「牙買加嘔吐病」的患者便是因為「西非荔枝果(阿開木)」之中這兩種成分導致嚴重低血糖而產生的一連串症狀。
「次甘氨酸A(Hypoglycin)」與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(MCPG)」,因為會影響脂肪酸代謝、干擾糖質新生作用(血糖無法上升),造成「低血糖症狀」,如果患者是空腹狀態,狀況則更嚴重。
荔枝與西非荔枝果,雖然是不同植物,但是同樣屬於無患子科的植物果實,果實中也含有「次甘氨酸A(Hypoglycin)」與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(MCPG)」這兩種成分,而且如果是未成熟的荔枝,成分含量又更高。
因此,專家推測,印度發生的這些中毒事件,很有可能是這些孩童在空腹的時候,一下子吃下了大量的未成熟荔枝所導致,產生嚴重低血糖之後的神經病變症狀。
▎荔枝的正確吃法
荔枝因為可能會影響血糖代謝,因此有糖尿病的情況,建議避免或減少食用。
對於正在減重的朋友來說,或許也不是最適合的水果選擇。
同時建議要在餐後食用,不要在長時間空腹的情況下食用,以免造成血糖過低的情況,同時小朋友也要更加注意,建議一次不要吃超過5顆。
另外因為荔枝本身的高糖份與其成分,在大量食用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所謂「上火」的口腔牙齦腫脹、口乾舌燥的現象。
因此建議吃荔枝之後一定要補充水分,同時避免在「口腔乾燥」的情況進食。
當然,荔枝是很美味也很營養的水果之一,當季盛產非常適合食用,只是請大家務必留心食用的方式,以免造成身體不適喔!
#荔枝是很好吃
#但是要適量喔
-
-
#陳家駒中醫師
#門診不能說的事
#京水堂中醫診所
-
多囊調經|婦科不孕|體態控制
內科雜症|皮膚疾患|筋膜圓針
-
診所地址: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(捷運中山站)
聯絡電話:02-2558-5592